作家 | 林晴晴
裁剪 | 袁斯来
2024年第一季度,中国OLED行业迎来历史性的一刻。在追逐10年后,中国OLED屏幕产量初次朝上韩国,位列世界第一。国内手机中,也曾10台有8台用的韩国屏幕,如今这一数字依然降到2台。
OLED明白具备了传统明白时期难以达到的高对比度、超薄、高反映速率以及可转折折叠等特色,其已被市集印证是新一代的实用型新式明白时期。
现在OLED供给产能的一半以上已聚拢在我国,寰球OLED明白面板投资已达万亿水平。但同芯片产业相通,现在OLED制造在瑕疵材料/拓荒上依然存在几个被“卡脖子”的瓶颈。
OLED蒸镀使用的FMM(Fine Metal Mask,精密金属掩模版)等于这么一个中枢模具,它径直关系到面板厂中枢工艺能否运作,并径直关联明白面板能否明白与明白品性的利弊。
FMM的寰球市集供给95%开始于DNP(Dai Nippon Printing,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),一朝断供,寰宇各大面板厂如京东方、TCL华星光电、天马微电子、、和辉光电等各大面板厂的OLED产物将会全线停产,蚀本影响不行推测。同期三星电子也在借由与DNP的计策配合,意图通过FMM的品性代差独占市集,减缓中国OLED产业霸占韩国份额的速率。
这种稳重的掌握和相反诚然不会一直握续。尤其是世界贸易神气蜕变后,一些让东说念主不安的变化正在发生。
2020年头,刚从维信诺离开的徐华伟在精测电子董事长彭骞的救助下,决定进入这个细分赛说念。“通盘OLED面板产业越来越往东亚聚拢,局域化产业链的风险加重,高品性国产替代的需求就摆出来了 。”
2020年9月,徐华伟配置「众凌科技」,公司专注于OLED面板分娩用中枢冶具FMM的限度化量产以及高品性国产化替代,为OLED面板客户提供举座搞定决议。团队方面,经管高管及部分时期团队来自卑劣大型面板厂(京东方、天马、维信诺等),以及台籍和韩籍同业业大家和上游金属材料团队,一线时期员一百余东说念主。
2021年底「众凌科技」第一批产物试产,2022年G6高端产物一次送样通过,2023年下半年开动大限度量产G6产物,属国内首家。在此时间,「众凌科技」于2021年完成A轮、A+融资2.4亿元,2023年B轮股权融资近2亿元,2年时候估值已近20亿元东说念主民币;时间B轮融资由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领投,新恒利达跟投。
本年上半年,「众凌科技」再获超1亿元东说念主民币B+轮融资,由广发信德领投,苏州创元、金浦翻新跟投,多维成本担任独家财务照应人。此前参投方有瑞芯成本、长证创投、招银国外、中科创星、上海联新等多家有名市集化投资机构。
一个未被真贵到的细分蓝海
FMM是面板厂OLED分娩工艺的瑕疵必备花费性模具。
FMM全称为高精度金属掩模板(Fine Metal Mask),是悉数进行OLED面板分娩的工场需要的瑕疵性模具。OLED面板工艺约莫由背板、蒸镀、模组等几段构成。FMM品性利弊径直影响到蒸镀段的良率上下和产物明白品性的利弊。尤其是超高概括度(High PPI)OLED面板的分娩,对FMM原材料和制造工艺有很高条目。
FMM属于一个瑕疵性的细分材料端市集,历久处于寡头掌握款式,存在很强准初学槛。寰球来看,现在能分娩对应超高规格OLED面板的FMM供应商仅有日本DNP一家公司。「众凌科技」CEO徐华伟告诉36氪,2023年寰球FMM需求45万条傍边,95%以上由日本DNP公司供给。在有限寰球化的大配景下,产业链风险庞杂。
由于生意原因,DNP对不同客户的产物供给存在着品性代差,供给国内面板厂的FMM规格低于其供给三星的规格,国内大部分面板厂拿不到一流的FMM货源,交期也长,导致工场良率受到极大影响,也收尾了国内面板厂制造高端超概括OLED面板的能力。三星也基于该上风得以减缓国内OLED面板厂奋发图强的势头,给我方寻找新的契机延永劫候。
现在寰球万亿OLED面板投资,中国占了近一半以上。跟着OLED面板供给竞争加重,国内面板厂的市集份额迟缓扩大,然而由于DNP的各异性品性供给策略,国内面板厂的面板品性比拟三星永恒有差距。
不错说,FMM的供应依然成为中国与韩国OLED时期竞争决胜的迫切一环。
除DNP以外,中韩台投资FMM的公司广阔,但从未蜕变DNP独占市集的神气,主要原因是莫得因瓦合金的搞定决议。
FMM制造的中枢瓶颈有三个:一是行业掌握门槛极高,二是中枢原材因瓦合金(特定比例铁镍合金)薄带的品性教练难,三是FMM的分娩制造工艺极易闹翻。
DNP多年以来一家独大,除了有较精熟的分娩适度工艺以外,关于中枢原材因瓦合金的独占是最瑕疵的原因。
FMM的上游中枢原料因瓦合金(铁镍合金)箔材主要来自日今日立金属,该公司与DNP签了主流产物的独供契约,形成了产业链的掌握。
因此,徐华伟决定指导团队搞定这一痛点,从卑劣往上游出手,透澈蜕变款式。
冲破不行替代的据说
要透澈搞定国产化FMM的批量量产问题,进而搞定OLED行业受制于东说念主的款式,就需要透澈搞定上游中枢因瓦合金原材的开发和量产供给问题。
念念知道这个“先有鸡如故先有蛋”的问题以后,2020年,「众凌科技」开动开发因瓦合金原材料。
由于因瓦合金的精度和品性条目远高于传统金属行业的加工尺度,且市集过于细分,导致材料的开发周期较长,开发成本腾贵,一般的钢铁企业很少成心愿和能力入局开发。
因瓦合金哄骗于高精度FMM分娩,其中枢品性条目有材料超高纯度(混合物含量少)、薄带板型和名义颓势适度精熟等。
日立金属的因瓦合金薄带无论在清白度上如故板型适度上,皆远优于市集上其它供应商,这与日本市集十分细分形成的开发上风联系,这种上风也陶冶了这几十年来DNP对FMM的掌握。
徐华伟以为,国内客户端最大的痛点在于“DNP对客户有供给懊恼,也形成客户的高端产物需求很难被得志”。
因此,从客户端下手,公司一开动就拿定主张走“高抬高打道路”,与DNP主流产物进行正靠近决。从开动拿着样品去发展第一个客户的时候,徐华伟团队就拿出了为客户全面兜底的诚意。毕竟,客户一朝尝试和其他企业和洽,就会受到DNP排他契约的断供恫吓。在这种处境下,「众凌科技」如故仅用1年半的时候就完成了行业主流G6产物,对应腕表、手机、折叠、平板、笔电、车载屏产物的全面考证和拜托,这在行业内属于首家。
产物上看,「众凌科技」通过2021年精深的时期测试和针对拓荒工艺的全面超规格定制,以及2022年在产物遐想端与因瓦合金原材和OLED蒸镀的工艺研讨开发,于2023年透澈买通了行业永恒以来的工艺黑箱,将“因瓦合金材料——FMM分娩——蒸镀应用——末端明白”的时期链条初次富厚,信得过真谛上将FMM产物的规格与末端明白关联起来,大幅度裁减了行业的产业链无效损耗。
徐华伟告诉36氪,「众凌科技」的产物,现在依然应用到了各样末端品牌的中高端旗舰产物,粉饰腕表、手机、折叠、平板、车载各样产物,品性在悉数客端口碑第一,且具备国内独一、寰球唯二的中大尺寸产物供应能力,国内主要客户主流产线已基本达到全粉饰,成为践诺上的国内FMM龙头。
材料端看,短期内「众凌科技」通过对下搭客户工艺的了解,延迟到上游合金材料,进行稀奇的筛选、抵制、后期改性处理,大幅耕种参加产线的因瓦合金薄带品性,使其能得志客户的品性需求。中历久上,「众凌科技」从起源开动研发因瓦合金的熔真金不怕火、铸造、冷轧工艺,完周密产业链条的开发和品性耕种,得志FMM使用的需求。
现在,据徐华伟先容,通过近四年的开发,「众凌科技」依然完成了因瓦合金从熔真金不怕火到冷轧薄带的开发,并依然鼓励到量产。2023年12月,首批用国产化因瓦薄带分娩的FMM已送样给国内瑕疵客户,并于本年年4月通过客户端的初步量产考证。瞻望年底国产化因瓦合金薄带的替换率能达到10%以上。
质地上看,2023年底,40um的纯国产因瓦合金薄带依然朝上现存入口材料的水平,经后期改性处理后接近日今日立金属水平,部分核神思算依然朝上日立金属(比如金属混合物含量)。2024年底,将完成25um后的因瓦合金薄带开发和量产(日立金属主要量产用合金薄带品类)。
至此,「众凌科技」从材料、产物品性,均已冲破日本DNP、日立金属、韩国三星的阻滞收尾,罢了了国内OLED明白行业国产化FMM“0”的透澈突破,并已开动踏入“1-100”的阶段。
在「众凌科技」往常,有很多公司走进这个细分市集。徐华伟回忆,早在2013年时,就有中韩日公司入局,但因为市集需求不及、时期道路采取诞妄、瑕疵材料未突破等等成分,到2018年“险些死光了”。
「众凌科技」的出现踩中了正确的时候点,让我方的时期找到了出口。如今,DNP的寰球掌握已被突破,不但国内面板厂的单一供应商风险大幅减小,三星意图通过DNP来收尾中国OLED企业追逐三星的计策也已梦碎。畴昔,国内OLED市集或将再刮风浪。